深度对话 Benchmark 合伙人:AI 打破了 SaaS 的 3322 规则改变创造本质

2025-06-11 14:04:04

Benchmark 合伙人 Eric Vishria 最近跟 Banana Capital 合伙人 Turner Novak 在其播客 The Peel 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对话,这是我最近觉得非常不错的一个访谈。

在这个对话中,Eric Vishria 分享了他如何看待 AI 时代的创业、什么样的创始人是他们最喜欢以及 Benchmark 的投资策略和内部如何决策等话题。

结合我之前关于 Benchmark 的一些文章效果可能更好《2 个月估值增 4 倍,Benchmark 把最近增长最快的 AI 应用都投了》、《Benchmark 5 亿美金估值投资 Manus 的背后,以及其投资策略》。

他提到的几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比方说AI 时代的增长完全超出了传统的常态模式,它是一种指数级增长,颠覆了 SaaS 企业的 3-3-3-2-2 增长法则。

对于创始人,他更关注创始人的叙事能力、智识真诚以及持续学习能力。创始人构建企业叙事的能力至关重要。"在所有场景中,最擅长持续优化叙事的人最终胜出"。同时,成功创始人的核心特质是学习能力,"相比初始经验,我更关注创始人的学习斜率与第一性原理思考能力"。

最优秀的创始人往往兼具两种特质:极度乐观与极度多疑——他们对自身使命和业务前景充满信念,但对其他一切保持警惕。

他认为,互联网是“分销机制”的革命,而 AI 是底层技术的颠覆,更接近“晶体管”式的赋能逻辑。前者解决“连接效率”,后者改变“创造本质”。

而关于 Benchmark 自身的投资策略和方法,他们坚持"寻找划时代企业,支持最具远见的创业者"的核心策略,Benchmark 本身扁平化的合伙人结构形成高度信任,确保所有成员协力支持被投企业。

他相信稀缺的永远是“非凡的公司”,而非资本,因此 Benchmark 坚持精简投资策略,一旦投资,所有人会一起深度陪跑。他将 Benchmark 比喻为一个资本主义者的共产主义集体。

值得注意的是,Eric Vishria 主导了对两个华人 AI 项目 Manus 以及 Fireworks 的投资,其中 Fireworks 已经估值 40 亿美金,ARR 超过了 1 亿美金《VC 开始做 Roll-up 了,这个华人 AI 最新估值 40 亿 ARR 超 1 亿美金》。

下面我对这个访谈做了一下梳理分享,由于内容实在太长,不可避免会有一些错误,但这个对话整体给了我很多启发:

1.Turner Novak:你曾提到,对于自己做过的每一项投资,几乎在接触项目的那一刻,你就知道这是一位值得支持的创始人。你能具体谈谈这一点吗?

Eric Vishria:我不会说“一接触就确定”,但我确实能很快建立信心。有些 VC 天性乐观,我们倾向于更容易被激发热情,而另一些人则更倾向于保持怀疑态度。我属于前者,容易先被激发兴趣,然后通过尽职调查、合作伙伴的反馈来调整判断——我大概是这样的工作模式。#p#分页标题#e#

每个人对待“兴奋点”的方式不同,但对我来说,当我见到创业者时,如果能迅速获取新的认知——尤其是当我在某个领域投入大量时间后,创业者的某句话能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有独到的见解。”这种瞬间的“顿悟”很关键。

我每天都会接触新公司、与人交流、阅读大量信息,但很少有人能提出让我耳目一新的观点。如果有人能给出前所未有的洞察,或是用全新视角解读市场,这对我来说就是绝佳的信号。需要明确的是,这通常与数据指标无关——我几乎从未因某个数字而决定投资,关键在于“洞见”,比如对市场的独特认知或分析视角。

很久以前,我曾与一位来自 Ido 的设计师合作,他说过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很多时候,最重要的不是解决方案,而是正确地定义问题。”我认为这与投资中的“洞见”异曲同工——当所有人都在以某种固定模式看待市场或机会时,若有人能提出“我们可以这样切入”的新思路,并且让你觉得“这逻辑说得通”,这种思维碰撞就会成为关键的决策起点,这其中有一种“洞察”的因素在里面。

而第二件常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是,当你遇到一个真正的“学习者”型创始人。我之前描述过这种感觉:有些创始人走进来,就像在你脑袋上装了个吸尘器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