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美国稳定币立法带来的深刻影响超乎预期

2025-08-28 18:23:33

撰文:王永利,中国经济时报

编者按 赶在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前,《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被美国国会高效通过,并经总统行政令签署生效。该法案一经出台,立刻受到全球市场高度关注 -- 美国的战略意图何在,是否会加速重构全球资本流动格局,能否推动国际货币规则演进,进而影响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变革,其背后的区块链等基础设施标准将如何上演大国博弈。对于这些扑朔迷离的问题,中国经济时报约请该领域的专家为读者揭开稳定币的神秘面纱、梳理《美国稳定币法案》对各方影响的逻辑链条。

核心观点

稳定币和加密资产立法,将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广泛参与,通过其与各种公链对接,支持客户将链下法币存款直接转换成为链上代币或将链上代币直接转回法币存款,减少由非银行等支付机构主体从事法币与稳定币转换的额外环节与成本,替代稳定币成为连接加密世界与现实世界更加便捷的通道。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催促下,《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美国稳定币法案》),赶在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8 月 1 日生效前,于 7 月 18 日得到总统签署并立即生效。这引发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和热议,被不少人解读为全球货币权力激烈博弈的新表现,将带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快自己的法币稳定币立法,新的稳定币将大量涌现与大规模扩容,重构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规则。

与法定货币等值挂钩的法币稳定币,最早是由美国 Tether 公司于 2015 年初推出的美元稳定币「USDT」,至今已有超过 10 年的运行历史,并带动新的美元稳定币「USDC」和其他稳定币等加快发展。到 2025 年 6 月,美元稳定币市值超过 2500 亿美元,占稳定币总市值超过 95%。但稳定币被立法监管才刚刚开始,相关法案仓促推出,仍有值得修改完善之处,特别是在对稳定币及加密资产的认知上,还需突破既有思维束缚,以更高视野更大维度去观察和准确把握。

稳定币最突出的特点是「链上加密货币」

法币稳定币,是以某种法币指定范围的资产作为储备,保持与该法币的比值稳定,但需要转化成能在无国界全球化的区块链体系中使用的加密货币。不同于一般的非现金的数字化货币(包括以存款账户或电子钱包保存的货币),稳定币属于特殊的「链上加密货币」。

链上加密货币不再是有形的纸币及硬币,呈现出来的只是一串字符,既是所有者在链上的注册地址,也是其货币在链上的账户地址(注册即开户),背后隐藏着所有者的身份信息、私人密码、账户余额、智能合约等多种要素,区块链平台需要运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对账户运行全流程进行加密保护,确保其真实、透明和安全,与传统法币表现形态和运行模式出现重大分化。因此,离开区块链谈稳定币,是不切实际偏离根本的。#p#分页标题#e#

稳定币最根本的应用场景是「链上加密世界」

2009 年伊始,以区块链与加密技术高度融合创造的链上原生加密资产「比特币(Bitcoin)」及其区块链正式面世,随后出现以太坊(Ethereum)区块链及其原生加密资产「以太币」(Ether),进而催生出更多通过新币首发 ICO 募集比特币或以太币投放并在区块链上交易流通的各种链上衍生加密资产(俗称「山寨币」),以及为这些加密资产投放、交易、兑换服务的加密资产交易平台等,可以链上全球化 7×24 小时不间断交易,形成无国界去中心的「链上加密世界」并加快发展。「链上加密世界」成为 21 世纪人类运用区块链和加密技术最重要的创新成果之一,将给人类世界带来深远影响,对此必须高度关注。

但是,开发运行区块链及其产出和交易加密资产等,都需要有链下很大的成本(法币)投入,如果仅能获得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收入却不能较容易将其兑换成法币,远远不能满足加密资产发展的需求。同时,不能吸引法币对加密资产进行投资,加密资产的价值也很难得到有效实现。特别是比特币等链生加密资产,对美元等法币的比值经常出现剧烈波动,直接用比特币等作为货币跟链下世界的必需品进行兑换非常困难。这些因素就催生出连接链下法定货币与链生加密资产独特的法币稳定币。由此,「链上加密世界」成为法币稳定币最根本的需求来源和应用场景。

法币稳定币有力推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