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 AAVE V4 升级:用模块化重塑借贷,老币能否迎来又一春?

2025-08-27 17:09:51

撰文:伞,深潮 TechFlow

25日晚间,AAVE创始人Stani宣布即将上线AAVE V4的帖子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与讨论,而近期AAVE与WLFI关于7%代币分配提案的争议也在市场中闹的沸沸扬扬。

一时间,市场的关注度都汇集在了AAVE这个老牌借贷协议上。

虽然AAVE和WLFI的争议暂时还没有一个最终定论,但在这场“闹剧”背后,似乎展现了一副别样的景象——“流水的新币,铁打的AAVE”。

随着越来越多新币的出现,在链上固定的代币借贷需求的刺激下,AAVE 无疑拥有着良好的基本面和催化剂。

此次V4更新,或许可以让我们看清其在DeFi领域未来的强大竞争力,以及其业务量不断上涨的根源所在。

从借贷协议到DeFi基础设施

当我们讨论AAVE V4时,首先需要理解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市场对这次升级有期待?

从2017年的ETHLend,到今天386亿美元TVL的DeFi巨头,作为老牌协议,AAVE 过去的每个版本更新,实际上都在做优化,并且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链上资产的流动性和玩法。

AAVE的版本史,其实就是DeFi借贷的进化史。

2020年初,V1上线时,整个DeFi锁仓量还不到10亿美元。AAVE采用流动池替代P2P模式,让借贷从"等待撮合"变成"即时成交"。这个改动帮助AAVE快速获得市场份额。

V2在2020年底推出,核心创新是闪电贷和债务代币化。闪电贷催生了套利和清算生态,成为协议重要收入来源。债务代币化则让头寸可以转让,为后续的收益聚合器铺平了道路。2022年的V3 主打跨链互通,让更多链上资产得以进入AAVE,成为多链流动性的连接器。

更重要的是,AAVE已经成为了定价基准。DeFi协议在设计利率时,都会参考AAVE的供需曲线。新项目在选择抵押率时,也会对标AAVE的参数。

不过尽管是基础设施,但V3的架构限制越来越明显。

最大的问题是流动性割裂。当前AAVE在以太坊有600亿美元TVL,Arbitrum只有44亿,Base更少。每条链都是独立王国,资金无法高效流动。这不仅降低了资金效率,也限制了小链的发展。

第二个问题是创新瓶颈。任何新功能都需要走完整的治理流程,从提案到实施往往需要数月。在DeFi快速迭代的环境下,这种速度显然跟不上市场需求。

第三个问题是定制化需求无法满足。RWA项目需要KYC,GameFi需要NFT抵押,机构需要隔离池。但V3的统一架构很难满足这些差异化需求。要么全部支持,要么全部不支持,没有中间地带。

这就是V4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让AAVE从一个强大但僵化的产品,变成一个灵活开放的平台。#p#分页标题#e#

V4 升级

根据已公开的信息,V4的核心改进方向在于引入"统一流动性层"(Unified Liquidity Layer),采用Hub-Spoke模型来改变已有的技术设计甚至是商业模式。

图源@Eli5DeFi

Hub-Spoke:解决既要又要的问题

简单来说,Hub汇集所有流动性,Spoke负责具体业务。用户永远通过Spoke交互,每个Spoke可以有自己的规则和风险参数。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AAVE不再需要用一套规则服务所有人,而是可以让不同的Spoke服务不同的需求。

比如,Frax Finance可以创建一个专门的Spoke,只接受frxETH和FRAX作为抵押品,设置更激进的参数;与此同时,一个"机构Spoke"可能只接受BTC和ETH,要求KYC,但提供更低的利率。

两个Spoke共享同一个Hub的流动性,但彼此风险隔离。

这种架构的精妙之处在于,它解决了"既要又要"的难题。既要深度流动性,又要风险隔离;既要统一管理,又要灵活定制。过去这些在 AAVE 里是矛盾的,但 Hub-Spoke 模型让它们可以共存。

动态风险溢价机制

除了 Hub-Spoke 架构,V4 还引入了动态风险溢价机制,革新了借贷利率的设定方式。

不同于 V3 的统一利率模型,V4 根据抵押品质量和市场流动性动态调整利率。例如,WETH 等高流动性资产享有基础利率,而 LINK 等波动性较高的资产需支付额外溢价。这种机制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化执行,不仅提升了协议的安全性,还让借贷成本更公平。

智能账户

V4 的智能账户功能让用户操作更高效。过去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