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 Wallet 研究院:人民币稳定币破冰传闻,一次「捕风捉影」还是政策的「转向信号」?

2025-08-27 15:05:40

撰文: Lacie Zhang,Bitget Wallet 研究员

导语:2025 年 8 月 20 日,一则关于「中国或将审议发行人民币稳定币」的传闻经路透社报道后,迅速在全球加密货币和金融市场引发了广泛遐想。尽管这更像是一次「捕风捉影」,但这个长期被视为「禁区」的话题能掀起如此波澜,本身就足以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政策风向标。这一动向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是多年来民间自发探索与官方审慎观察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Bitget Wallet 研究院将带你一起走进人民币稳定币的前世今生。

一、「红线」边缘的试探:人民币稳定币的探索过程

在探讨官方意图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个基本背景:人民币稳定币并非新生事物,其探索已在市场的「灰色地带」中持续数年。要理解这一切,关键在于区分两个核心概念——在岸人民币(CNY)和离岸人民币(CNH)。简言之,CNY 是中国内地的法定货币,受严格的资本管制;而 CNH 则是在中国境外流通的人民币,汇率更为市场化,为稳定币的早期探索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基于此,目前市场上真正形成过流通的,基本都是与离岸人民币(CNH)1:1 锚定的稳定币——Coingecko 上对于人民币稳定币的统计,只覆盖离岸人民币(CNH)。纵观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三类背景各异的玩家,并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尝试路径。

国际巨头的浅尝辄止:稳定币巨头 Tether 与美国团队 TrustToken(现改名为 Archblock),分别在 2019 年和 2022 年推出了 CNHt 与 TCNH。它们更像是对一个潜力市场的战略试探,意图撬动小额跨境支付,但受制于中国大陆的监管高墙,它们并未投入资源大力推广,最终反响平平,逐渐淡出主流视野,目前两者总市值合计不过数百万美元。

大陆团队的折戟沉沙:由华人团队创立的 CNHC 一度被视为该赛道最具潜力的竞争者,并获得 KuCoin Ventures、Circle 创始团队成员、IDG 等明星资本的投资。然而就在项目蓄势待发之际,其上海办公室于 2023 年 5 月遭警方突击调查,核心成员被带走,项目戛然而止。这也成为中国大陆对加密业务严厉监管的一大标志性事件。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曲线突围:CNHC 风波之后,由 Conflux 与弘毅资本联合孵化的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AnchorX 成立,其核心团队据称与 CNHC 颇有渊源。他们选择了一条更为迂回的道路——在 2025 年 2 月,率先拿下哈萨克斯坦的「法币稳定币发行」牌照,聚焦于中亚地区「一带一路」沿线的跨境贸易结算,目前已启动沙盒测试。

离岸人民币(CNH)稳定币案例梳理

数据来源:Coingecko、CoinMarketCap、Token Radar#p#分页标题#e#

离岸市场的探索虽几经沉浮,但在岸人民币(CNY)稳定币的尝试近乎一片荒漠。少数如 LCNY、bitCNY 等项目,本质是依靠抵押加密资产生成的合成资产,并非由真实法币储备支持。这背后的逻辑十分清晰:在中国严格的外汇管制体系下,任何直接与在岸人民币挂钩的法币储备型稳定币,都无异于公然挑战国家的核心金融防线。

在岸人民币(CNY)稳定币案例梳理

数据来源:Defilama

这些成败各异的尝试,共同勾勒出人民币稳定币发展的现实图景,也揭示了其背后几条清晰的内在规律:

1.「离岸」是唯一路径,「在岸」仍是红线。所有有效的尝试都集中在 CNH 领域,这清晰地表明,在可预见的未来,任何官方或半官方项目都将严格限定在离岸市场,以确保与国内金融体系的风险隔离。

2.可行性已验证,但规模化是巨大挑战。技术实现与小范围试点均已证明发行人民币稳定币并非难事。然而,当前数百万美元的总市值与美元稳定币的千亿体量相比,犹如九牛一毛。如何找到真实、大规模的应用场景,是其能否崛起的关键。

3.战略重心正从「全球化」转向「地缘化」。如果说早期项目还抱有服务全球的模糊愿景,那么 AnchorX 在哈萨克斯坦的落地,则标志着战略方向的重大转变:服务于「一带一路」等特定地缘政治与经济目标,正成为人民币稳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