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卖币、退市,币股不再是加密货币貔貅

2025-08-26 11:00:30

撰文:kkk,律动

如果说上一个周期是微策略点燃了比特币的牛市,那么本轮行情的发动机,毫无疑问是「山寨币微策略」。SBET、BMNR 等以太坊财库公司持续买入,不仅将 ETH 的价格从 5 月初的 1800 美元一路推高至 4700 美元,涨幅超过 160%,也在市场情绪中扮演了新的领头羊角色。与此同时,SOL、BNB、HYPE 等主流山寨币也纷纷效仿,出现了一批以财库增持为核心叙事的公司,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的上涨预期。

然而,随着这一模式的扩散,风险信号也逐渐浮现。近期,BNB 财库公司 Wint 面临退市风险,Hype 财库公司 LGHL 传出卖币风波,引发了市场对「财库策略」可持续性的质疑。究竟这种以集中买入为核心的玩法暗藏哪些潜在风险?投资者在追逐高收益的同时,又需要注意哪些隐忧?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公司博弈:资本只会选择少数赢家

这场「财库公司」的竞争,堪称一场你死我活的市场淘汰赛。

Windtree Therapeutics(WINT)在 7 月高调宣布建立 BNB 战略储备,却因基本面羸弱和股价持续低迷,最终在 8 月 19 日收到纳斯达克退市通知。消息公布后,WINT 股价连续暴跌,单日重挫 77.21%,现价仅剩 0.13 美元,较消息公布后的 1.58 美元累计跌幅高达 91.7%。对于一家本就处于临床阶段、尚未实现商业化、季度亏损不断扩大的小型生物制药企业来说,退市几乎意味着被市场彻底边缘化。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位新晋玩家——BNB Network Company(BNC,原 CEA Industries)。在 YZi Labs 的支持下,BNC 于 7 月底至 8 月初完成了 5 亿美元的私募融资,CZ 亲自下场操刀,参投机构多达 140 家,阵容豪华,包括 Pantera Capital、Arrington Capital、GSR 等一线资本。公司还邀请 Galaxy Digital 前联合创始人 David Namdar 出任 CEO,并由前 CalPERS(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首席投资官 Russell Read 掌舵投资决策,几乎一夜之间完成了从传统小盘股到「BNB 正统财库公司」的跃升。

资本的选择已然给出答案:WINT 成了「弃子」,而 BNC 则成为新的市场旗手。数据显示,BNC 股价昨日上涨 9.47%,现价 23.01 美元,进一步强化了其在「BNB 财库公司」赛道的领先地位。可以说,这场竞争不仅是公司基本面的对决,更是市场对叙事与资源整合能力的投票。

在 ETH 财库公司赛道中,竞争同样白热化。Joseph Lubin 带领的 SBET 作为第一个喊出「ETH 微策略」概念的上市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和 ETH 代言人的叙事,在市场初期迅速引发了强烈的 FOMO,从 3 美元一度狂飙至 120 美元以上,成为山寨财库模式的标杆案例。#p#分页标题#e#

然而,BMNR 的崛起很快改写了格局。作为后来者,它不仅在买入力度和资金规模上全面压过 SBET,还高调喊出「持有 5% ETH」的口号,瞬间拉高了市场想象力。更关键的是,BMNR 背后站着 Tom Lee 与木头姐等华尔街老牌资本的公开力挺,使其迅速在机构与媒体层面占据主导地位。相比之下,SBET 虽然有 Joseph Lubin 这样代表 Web3 新贵的背书,但与华尔街「老钱」结盟的 BMNR 相比,明显在话语权和影响力上略逊一筹。

二者股价走势也印证了这种分化。8 月行情中,SBET 股价从 17 美元最高涨至 25 美元,整体涨幅约 50%;BMNR 则从 30 美元最高涨至 70 美元,涨幅超过 130%,显著跑赢前者。随着 BMNR 逐步获得主流资本与意见领袖的认可,ETH 财库公司的竞争态势已经出现明显的此消彼长。

这场竞争背后的启示在于,「财库公司」赛道已进入强者恒强的阶段。随着机构投资人和头部资本的参与,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少数具备 资本整合力、叙事驱动力和治理能力 的企业集中。小公司在这一模式下很难存活,即使打出「财库」概念,也难以抵御市场对业绩与资金实力的考验。最终,赛道只会留下少数真正能承接资金与叙事的赢家,而泡沫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