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的终点不是对话框,这家公司想让真实世界成为 AI 的提示词

2025-08-21 17:23:13

 作者|苏子华

编辑|郑玄

过去两年,很多人对 AI 的印象,基本都停留在一个对话框里:

有问题,敲几个字,它就给答案。好用是好用,但也让人觉得有点单调——AI 难道就只能困在对话框里吗?

我一直觉得,真正的 AI,不该只是「会背百科全书的老师」,而应该能跟我一起走进生活,理解我当下正在经历什么。

昨晚刚刚正式发布的 Looki L1,可能就是第一台真正让 AI「走出来」的设备。

这就是 Looki L1,有三个颜色可供选择|图片来源:Looki

早在半个月前,我开始试用 Looki L1,第一次拿到手,我差点以为这是个挂坠形相机。但很快我发现,它既不是运动相机,也不是简单挂在脖子上的 GPT 硬件。

我日常习惯于把 Looki L1 磁吸在胸前。Looki 为用户提供了不同的机身贴纸,我挑了个鬼脸图案|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当我开启它的 Story Mode(故事模式),它会自动捕捉视频和声音,然后交给 AI 去理解我当下的情境,那一刻,我身边的一切——街道、朋友的笑声、我的表情——都成了 AI 的提示词。

和它一起生活的感觉很特别:我经历什么,它就经历什么,它不再只是一个回答问题的工具,而是一个和我共享日常的 AI 伙伴。

过去几年,大部分 AI 产品都在强调「效率」和「生产力」。但能真正进入每个人生活的 AI,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Looki 正是瞄准了这项空白。成立一年,这个团队在半年时间里完成了三轮融资(天使、天使+、Pre-A),金额超千万美金。本轮融资由钟鼎资本领投,老股东 BAI、阿尔法公社和同歌创投超额追投。根据官方定义,它是一款 AI lifelogging camera(AI 生活日志相机),是全球首个真正实现了多模态交互的 AI 硬件。

使用的这段时间,我已经忘了说过多少句「我靠」了。回过头看,它不仅是一个「生活记忆体」,还让我重新理解了自己,更带给我不少生活习惯的变化。而在它身上,也打开了我对「AI 交互」未来的想象。

当 AI 进入我的生活

和传统的任何相机相比,Looki 的外观设计、操作实在太简单了,甚至可以说是「简陋」。

Looki L1 没有屏幕,一共只有两个物理按键,通过长短按开启 Story Mode(间隔拍摄)、拍照、录像和录音功能。机身正面的 touchpad 实现了和 AI 对话的功能,体验和微信的发送语音很像。#p#分页标题#e#

侧边是两个功能键,正面是 touchpad,可以触按|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而且它的重量只有 30 克,戴在身上没什么感觉,以至于让我觉得,这个团队的目的就是让用户少去操作它,尽量忘掉这个相机的存在。

Looki 的 App 界面|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Looki 的 App 也延续了极简思路,如上图所示:

  • For You:每天 AI 主动推送的「生活流」,像私人版 Instagram feed,但只给你看;

  • Chat:拥有生活全记忆的 AI 聊天,绝对是最懂我的 AI,可以在这里聊自己的生活;

  • Lifelog:AI 自动理解和整理的生活档案,把素材变成有主题的 Moments;

  • Device:主要用来查看设备状态,以及一些其他基本设置。

用 Looki 记录日常,最大的感受是「投入当下」。

我最常用的功能是 Story mode,也就是间隔自动拍摄。开启之后,我便不再管它,无需考虑什么时候按快门,专心享受当下就行。

如果遇到突然想记录的画面,也不需要从兜里掏出手机,再解锁、拍照。而是直接按一下 looki L1 的拍照键或录制键。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实际上,无论用什么设备,拍摄不是最难的事情。最难的是拍摄后的素材整理。而这,也是我认为真正让 Looki 差异化于其他相机的关键。

以往,我们可能拍摄了海量的照片和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