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跑到跟跑:为何 SOL 难敌 ETH 的攻势?

2025-08-16 08:57:04

撰文:kkk

8 月 13 日,ETH 强势突破 4,700 美元,创下四年来的新高,而同一时期的 SOL 却显得力不从心,始终徘徊在 200 美元附近。2024 年,Pump.fun 带动了整条 Solana 链的 Meme 狂潮,年初特朗普更是在其上推出 $TRUMP,SOL 的价格冲至 300 美元附近,一度令「Solana 取代 ETH」的呼声沸沸扬扬。

然而,现实走势却给了市场一个冷静的回答。尽管 ETH 与 SOL 同时推进国库策略,试图为生态积累「子弹」,但两者表现却明显分化——SOL/ETH 汇率自年初的 0.09 直落至 0.042,弱势格局贯穿全年。背后原因,或许不仅是价格波动,更是叙事热度、生态结构与资金预期差异的综合体现。

财库策略:领军人物与资金规模的双重差距

6 月 30 日,华尔街「逆势多头」Tom Lee 空降 BitMine 董事长,当天 ETH 还在 2500 美元徘徊。短短一个半月后,ETH 直冲 4700 美元,涨幅高达 88%。Lee 长年出镜 CNBC、Bloomberg 等一线财经节目,早在 2022 年美股大跌时,他就以精准的「抄底」言论逆转市场悲观情绪。如今,这位自带流量的市场意见领袖,成了 ETH 财库的最佳代言人。与此同时,「木头姐」旗下的 ARK Invest 也投资 1.82 亿美元买入 BMNR 股票,给 ETH 阵营的信心再添一把火。

此外,尽管 ETH 和 SOL 都拥有各自阵营的财库策略公司,但规模却相差甚远。从持仓规模来看,BTC 与 ETH 的财库策略公司霸占了前十名。「ETH 微策略」龙头 BitMine Immersion(BMNR)近日计划将融资规模提高 200 亿美元,用以增持 ETH。,目前还坐拥 53 亿美元的 NAV(净资产价值),仅次于 MSTR。这种级别的资金体量,意味着它在市场震荡时有更充裕的「子弹」,也有更强的能力去塑造行情。而目前「SOL 微策略」龙头的 NAV 也只有 3.65 亿美元,排名第 11,与 BMNR 相差 10 倍以上。缺乏像 Tom Lee 这样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公众发言人,又没有同等量级的资本火力,SOL 在这轮行情中自然显得力不从心

不过近期 Solona 方面的新动作正逐渐弥补这一缺陷。8 月 12 日,「SOL 微策略」Upexi 成立了全新的咨询委员会,并任命 Arthur Hayes 为首位成员。Hayes 是 BitMEX 的联合创始人、永续合约的开创者,曾在德意志银行与花旗集团担任交易员,如今掌舵数字资产投资基金 Maelstrom。他既有传统金融背景,又深谙加密市场结构,能够为机构融资与数字资产战略提供实战级的指导。

#p#分页标题#e#

Upexi 的战略目标很明确:利用 Solona 的可扩展性和高效性进一步扩大其在 SOL 的布局。根据公开文件,公司目前持有超过 180 万枚 SOL(市值约 3.65 亿美元),并将部分持仓质押获取 7%–9% 收益,既保障长期持有,又创造稳定现金流。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会以折扣价收购锁定的 SOL,从而为股东带来收益。Upexi 未来将招募更多成员加入咨询委员,为公司提供加密货币和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

与此同时,其他上市公司也在增加 SOL 持仓,例如 DFDV 进一步扩大其 SOL 持仓,目前总持仓超过 100 万枚;BTCM 披露新购约 27,190 枚 SOL,并计划将部分加密资产转换为 Solana。这种机构化需求有望减少二级市场流通筹码,进而在供需层面形成支持。

ETH ETF 领跑,SOL ETF 等待破局

ETH 现货 ETF 的管理规模已突破 220 亿美元,不仅验证了机构对 ETH 的高度认可,也迅速奠定了其在流动性与市场深度上的绝对优势。机构资金的持续流入之下,BlackRock 还在上个月递交了 ETH ETF 质押申请,一旦获批,将为持有人带来稳定的质押收益,并吸引更多长期资本进场。

相比之下,尽管 REX-Osprey 在 7 月推出了带有质押机制的 Solana ETF(SSK),市场热度却一直不高,多数交易日净流入为零,上市以来累计流入仅约 1.5 亿美元,而且并非 SEC 注册的标准现货 ETF,而是通过其他载体间接持有 SOL。这种结构融合了质押机制与离岸 ETF 配置,增加了理解与操作的复杂度,让部分机构保持观望;发行方 REX 在品牌与渠道上的影响力也远不及 BlackRock、Fidelity 等华尔街巨头,且缺乏重量级机构的背书。

目前市场的焦点正在转向 V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