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z 最新洞察:传统电商已死?AI 原生平台正在重新定义“购物”这件事

2025-08-14 11:16:23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Google能成为一家市值2万亿美元的巨头,而Wikipedia却是一个非营利组织?答案很简单:商业搜索的魔力。当你搜索"铯原子有多少个质子"时,Google一分钱都赚不到。但当你搜索"最好的网球拍"时,它就开始印钞票了。这种不对称性定义了整个搜索经济的本质。现在,随着AI的崛起,这个平衡正在被彻底打破。

最近读到a16z合伙人Justine Moore和Alex Rampell的一篇深度分析,他们对AI如何重塑电商领域的洞察让我深感震撼。他们不仅分析了Google可能面临的威胁,更重要的是,他们描绘了一幅AI时代电商的全新图景。在这个图景中,传统的搜索-比较-购买模式正在被AI agent驱动的智能化购买体验所取代。我花了很多时间思考他们的观点,并结合自己对这个行业的观察,想要分享一些更深层的思考。

Google的真正危机:不是搜索量,而是价值迁移

Justine在文章中提到了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Google即使失去95%的搜索量,收入仍然可能增长,只要它能保住那些有商业价值的查询。这个观点听起来违反直觉,但实际上揭示了搜索经济的核心秘密。我经过深入思考后发现,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更深层的问题:AI正在改变价值创造的位置。

传统模式下,Google扮演的是信息中介的角色。用户有购买意图,Google提供搜索结果和广告,商家获得流量,Google收取广告费。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三方博弈。但AI agent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平衡。当ChatGPT或Perplexity能够直接回答"什么是最好的网球拍"这个问题,并给出具体推荐时,用户为什么还需要点击Google的广告链接?

更关键的是,AI不仅仅是在回答问题,它正在重新定义"搜索"本身。我们以前的搜索行为是:提出问题→获得链接列表→点击查看→比较信息→做出决策。而AI agent的流程是:描述需求→获得推荐→直接购买。中间的比较和研究环节被大幅压缩甚至消失了。这意味着传统搜索引擎不仅失去了查询量,更失去了在决策链条中的关键位置。

从2025年5月苹果高级副总裁Eddy Cue在DOJ反垄断审判中的证词可以看出端倪。他表示Safari的搜索量在二十多年来首次下降,这个消息直接导致Alphabet股价单日下跌近8%,市值蒸发超过1500亿美元。虽然Google的Q2财报显示搜索收入仍在增长,这表明目前流失的主要是低价值查询,但这种趋势的方向是明确的。

我认为,Google面临的不是简单的竞争威胁,而是商业模式的结构性挑战。当AI能够直接完成从意图识别到购买决策的全过程时,传统的"流量→广告→转化"模式就会变得低效甚至过时。Google需要的不是更好的搜索算法,而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来适应AI驱动的消费行为。#p#分页标题#e#

五种购买行为的AI化改造:从冲动到深思

Justine在文章中将购买行为分为五个类别,从冲动购买到人生重大购买,每一种都将在AI时代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我觉得这个分类框架非常精准,但我想从更深层次分析每种购买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以及AI如何重塑这些机制。

冲动购买(Impulse buy)看似是AI影响最小的领域,因为冲动意味着没有理性的研究过程。但我认为这个判断可能过于表面化。AI的真正威力在于预测和引导冲动。想象一下,当你在TikTok上看到一个搞笑T恤时,AI已经分析了你的浏览历史、购买记录、社交媒体活动,甚至你的情绪状态,然后在最精准的时刻推送最符合你当前心理需求的产品。这不是简单的算法推荐,而是对人类冲动心理的深度理解和操控。我觉得这种个性化的冲动引导可能会让冲动购买变得更加频繁和精准。

日常必需品(Routine essentials)的AI化改造最容易理解,也最容易实现。但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AI开始代理我们的日常购买决策时,我们的消费习惯可能会发生微妙变化。比如,AI可能会根据价格波动、库存情况、甚至天气预报来调整你的购买时机和数量。一个聪明的AI agent可能会在你的洗衣液快用完的前一周,发现某个品牌正在打折,于是提前购买并建议你尝试。这种"智能套利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